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05:13    次浏览
东方圣城网讯(通讯员刘长春刘辉胡克潜)补齐发展短板,最重要的是“把水浇到根上”。近年来,汶上县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服装产业转型发展,坚定走“智能化、专业化、柔性化、贸工一体化、品牌自主化”的路子,加大科研投入,完善产业链条,着力打造“汶上服装制造”区域性品牌,补齐了短板,大大提升了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。目前,全县服装年产量达到了4亿件,主营业务收入60.5亿元,年产各类服装占全国服装总产量的1.3%,主营业务收入、利税均占全县规模工业企业总量的1/3,成为中国唯一一个县级“中国休闲服装制造名城”。坚定走“智能化、专业化、柔性化、贸工一体化、品牌自主化”的路子,这是做大做强汶上县纺织服装产业的希望所在。济宁咔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主要生产、销售童装、游戏服装、演出服装等,企业通过淘工厂等电商渠道迅速占领线上市场,受到消费者青睐。“随着消费需求变化,线上市场多种多样,市场变了,你必须要跟着变,所以我们几万件、十几万件的大单要接,几千件甚至几百件的小单也接、个性化定制也做,我们可以灵活的组织生产,满足个性化、小批量、快交货的消费需求。”总经理李宗乔介绍。汶上纺织服装脚踏实地,做代工也十分注重每个环节的创新。汶上县经信局副局长徐爱国介绍,目前,全县已有20%以上的服装企业实现了由OEM(定点生产,俗称代工)向ODM(原始设计制造商)的转变。ODM 是指某制造商设计出某产品后,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被另外一些企业看中,要求配上后者的品牌名称来进行生产,或者稍微修改一下设计来生产。这样可以使其他厂商减少自己研制的时间。汶上县服装企业内外兼修,获得了国内外品牌商的认可。目前,已成为日本优衣库、西班牙ZARA、德国阿迪达斯,美国CK、GUESS、耐克,丹麦杰克琼斯,以及劲霸、利郎、海澜之家、波司登、特步等国内外众多知名品牌的重要加工基地,每年生产10亿件服装。在打响自主品牌上,汶上县服装企业已经小有名气。包括ALBAI、如意、红玉兰、晨姿等一批自主品牌产品已经投放市场,其中ALBAI阿拉伯大袍在全球中、高端阿拉伯大袍市场份额达到11%,如意、红玉兰等已成功申报山东名牌。坚定对外合作和招大引强。该县积极引导现有企业进一步解放思想,拿出优势资源与国内外大企业合作,实现裂变扩张、快速发展。落实更加优惠的政策,招引更多的知名服装企业落户汶上,快速做大纺织服装产业规模。先后吸引青岛绮丽集团、南京金岛服饰、浙江茉织华服饰、华诚集团、乔治白服饰、即发集团、哈桑阿尔白等2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前来投资兴业。七七服饰与浙江汇孚集团、中大集团合作的订单处理中心,爱丝制衣与乔治白集团合作的校服研发中心、东华大学科研基地、实习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正在加快建设,建成后将极大提升企业研发设计和优质订单承接能力。坚持“延长、加宽、增厚”产业链条,积极招引纺织服装产业上下游企业,形成了从纺纱、织布、家纺、服装生产、帽饰加工,到水洗、印染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。目前,全县纺织企业达到15家,服装加工企业278家,家纺企业12家,水洗企业5家,污水处理站3处。坚定完善产业链条。通过举办中国·汶上服装展览会、承办中国纺织集群工作会议、组织企业外出参加各类展会等一系列活动,汶上服装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,杭州中大服装有限公司、浙江汇孚集团、江苏国泰集团华盛公司、上海耀金贸易公司、山东鸿天国际贸易公司、上海泉兴服装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知名服装企业纷纷来汶上考察。该县成立了汶上国际贸易服务中心,加强与天祥集团、上海东方国际等外贸公司合作,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。鼓励服装企业设立贸易公司,浒源服饰、阿尔白服饰等30余家企业在青岛、上海等地设立了办事处和贸易中心,充分利用跨境电商服务平台,积极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,全县一手订单占比大幅提升。突出抓好服装市场建设,把市场作为汶上县服装展示、批发的平台,更重要的是建设面辅料商、贸易公司进入的平台、企业做ODM、OBM的平台。同时积极引进设计研发、检验检测、水洗印染等产业链项目,完善产业链条,促进了纺织服装产业的厚积薄发。